谁的眼泪在飞
熬过漫长的暑期,迎来了新生入学,然而“七月考学生,八月考家长”,家有学子的大多数父母,在孩子考试过关同时,也在为学校不菲的学费和微薄的收入忧虑着。对于那些考上大学却因无力支付昂贵学费的贫困家庭的家长来说这一切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前不久的《南方周末》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考上大学与一位父亲之死》,文章的导语中写道:“儿子考上梦寐以求的重点大学,父亲却惭愧于无力替儿子凑齐学费,他曾经向老板索取工钱,未果;借款,被拒。在尊严与现实面前,父亲选择了——从七楼跳下……”
这是一篇令人不忍卒读的真实故事。这位远离家人打工赚钱的父亲,已经无法负荷巨大的精神压力,以致身心交瘁绝望崩溃,这一切不为别的,只为了无力支付儿子那7000元的学费,读后让人感到痛心的同时是一种寒心。
据报载目前全国贫困大学生的总数已达到近200万,高额学费的问题同时困扰着数百万个家庭。一边是求知的渴望和对改变命运的抗争,一边是家庭贫困和现实的冷酷,在走向成功之路上铺满的是家长的血和泪,这些都使许多学子身体和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带着沉重的心理包袱,他们的奋斗目标和人生取向是否会因此遭到扭曲。
几年前,高校开始收费改革,在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同时,高校越多,甚至越来越近乎贵族化的办学模式,使为数不少的贫困家庭不堪重负望而生畏,如何能圆孩子的大学梦是许多家长的心头之痛,成为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可怜天下父母心”,不仅大学,甚至许多城市的重点中学、小学、幼儿园……都有这类问题。
一个国家强大在于民众整体素质的优化,这一切有赖于教育的普及和完善的教育制度。尽管一再提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但仅靠企业资助和社会力量都可谓杯水车薪,因为家庭贫困,还是有许多孩子被迫放弃了受教育的权利。
面对这一切,有时我们不禁要问,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高收费,带来的真的是高素质的教育吗?在教育表面繁荣的背后,到底谁的眼泪在飞?
(原载《上海铁道》报2002年10月24日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