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林网http://www.slin.cn

 

                叶小本作品专辑

凿石声声

     
    浙江大地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浙东一带虽属沿海,却也多山,山势绵延数百里入海,到了入海处,山势虽已成强驽之末,却也风骨铮铮,硬气得很,盖因为这样的一座座山每每就是一块硕大的石头,只是表面的一层浮土为它覆盖了几分温柔的绿色而已。
    在离我故乡三四里地就有这样一个“开门见石”的地方。在那里生活着的几十户人家,世世代代都以开山凿石为生,子子孙孙端的是一碗“石头饭”,样样事情都与石有关。脚下的路是石板铺就的,房子是石头砌成的,加上石桌石凳,走进这样的村落,让人恍然有一种走进“石器时代”的错觉。放眼四望,近山远山体无完肤,那都是祖祖辈辈采石留下的印记。或许你身旁的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水潭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古采石场。有一年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一辆拖拉机冲入了深潭之中,只见过了许久才泛上来几个气泡,最后只有请来潜水队帮忙打捞。所幸的是拖拉机被搁在水下的一个平台上,才得以打捞出水,否则以当时的潜水所能到达的极限深度,怕也是鞭长莫及了。这也证实了一个流传了不知多少年的传说,说那时候这样的石窟原是采石板用的,石板一层层被揭走,石窟一点点在加深,到最后实在由于太深了,以至于洞中氧气稀薄,油灯都无法点着,只好废弃。这样的传说倒是与前几年某地发掘出来,后来声名日隆的石窟有着几分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只是此处还“养在深闺人未识”罢了。
    由于有了这样丰富的石材资源,因此邻近的四乡八镇,不管铺路还是盖屋,都离不开一个“石”字。一个高明的石匠再加上一个高明的泥水匠,石头的作用就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座两层的楼房,下面一层用的是方方正正的条石,上面一层用的就是采石板时产生的废料,一个手艺高超的泥水匠可以使这样的废料重新恢复生命。砌好的墙面仿佛是儿童搭的积木,方方正正,平平整整,象是一件艺术品。如果再在门前摆上一对石狮子,那就是比较讲究的人家了。室内再用石板搭成一个谷仓,用以储存一家人的口粮,鼠辈的牙齿再坚利,也啃不动这石头。
    采石的年代一久,有些山体几乎都被掏空了。掏空的山体因其冬暖夏凉的特点,有时候还能派些别的用场。记得那时候就有一个口小腹大的山洞被用来充当了电影院的角色,里面的一排排凳子就是一个个小石墩,而相对封闭的球形空间又美化了音色。当时很少有人去考虑在这样的山洞里逗留会有什么危险,但后来危险还是发生了。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悬在人们头顶的石头已是岌岌可危了,终于有一天掉下的石头就砸伤了几个人,最后,这“石洞电影院”只好关门大吉。
    这几年,愈来愈精致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对这种粗重的石头是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加上石材资源的日益匮乏,因此,往年终日回荡在山间的凿石之声已日趋廖落,没有几个人能拎得动那把开山的大锤了,毕竟采石这行当是一件苦差事。石匠的后代们早已不屑于父辈们这种营生而远走他乡去城里打工了。只有石匠自己才在偶然之间还能回忆起那段肉体与石头亲密交谈的日子,但那已是很遥远的事了。

                                                       二OO三年五月

 

         Copyright © 2000-2006 www.sl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诗林网   版权所有